当前位置: 湖南在线 > 资讯 >

青春路上 纪律护航

2025-08-25 17:14

湖南在线

有人问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,什么是最难的事?他的回答是:认识你自己。而在中国古老的《礼记》中,先贤早已给出答案:“君子慎独,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。”东西方文明跨越时空的对话,共同指向同一个命题——人唯有在规则中才能认识真正的自我,在约束中方能抵达精神的自由。

法国思想家卢梭在《社会契约论》中写道:“人生而自由,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。”这看似矛盾的箴言,实则揭示了文明的深层智慧:纪律不是自由的桎梏,恰是自由的基石。就像黄河九曲终向东流,正是河道的约束成就了奔涌到海的力量。

年轻党员、干部恰如破土的新竹,唯有恪守“纪律”的节律,方能成就凌云之姿。当我们在人生坐标系上寻找成长的方向时,“守纪律、讲规矩”不仅是组织的要求,更应成为内化于心的精神刻度,丈量每一寸从业之路的坚实与坦荡。

纪律不仅是党章党规党纪的刚性约束,更是年轻党员、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。纪律是成文的规矩,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也是不成文的纪律。年轻党员、干部在面对诱惑和挑战时,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,做到“知敬畏、存戒惧、守底线”,主动远离各类“小节”陷阱,严守纪律规矩,做到心中有戒、行有所止。

焦裕禄在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,为全县党员干部制定了严格的“十不准”规定,包括“不准用公款大吃大喝”“不准搞特殊化”等,并以身作则;谷文昌在东山县工作时,立下“不准占公家一分钱便宜”的铁律;这些看似严苛的纪律要求,如一座座灯塔,树立了永不过时的精神标杆。

而反观那些在反腐风暴中落马的“能人”,他们有的在经济发展中鼓吹“特事特办”,渐渐把“灵活变通”变成突破底线的托词;有的在“人情社会”中模糊边界,最终被“糖衣炮弹”击倒。从接受一次宴请、一份礼品的小处失节,到权钱交易、买官卖官的大节尽失,正是纪律防线的步步退让,让曾经的干事能手变成反面典型。就像被蚁穴侵蚀的千里之堤,初时不过细微孔洞,待到洪水来临,已然崩塌溃决。

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,纪律的堤坝一旦出现裂缝,权力的洪水就会肆虐成灾。年轻党员、干部更应清醒认识到,守纪律不是限制发展的“紧箍咒”,而是保护成长的“安全带”;讲规矩不是阻碍创新的“绊马索”,而是行稳致远的“导航仪”。只有在纪律的轨道上奋力奔跑,才能让青春的航船既乘风破浪,又永不偏航。

年轻党员、干部生逢伟大时代,肩负光荣使命,唯有以纪律为准绳、以规矩为标尺,方能在成长道路上走得正、行得稳、走得远。让我们以焦裕禄、谷文昌等优秀共产党人为镜,常怀敬畏之心、常修律己之德、常思贪欲之害,把“守纪律、讲规矩”内化为政治自觉、外化为行动准则,以清正廉洁、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,答好新时代的青春考卷。

文/彭莉萍

  • 上一篇:火离远像护眼产品登陆2025中国青岛国际眼镜业博览会
  • 下一篇:华统芯蒸呈火鸡面:国货爆红,深受销售者喜爱的背后秘密